返回網站

認識文化石的由來與種類

· 工程知識

認識文化石的由來與種類

隨自然風吹進居家,文化石成為不少人裝潢首選,彷彿只要有一面文化石牆,家徒四壁都能變得文青起來;但建議民眾,如果真的想用文化石為裝潢加分,還是得先搞懂文化石的由來、種類、拼貼等眉角,才不會事倍功半,也才能真正打造家中最完美的幸福角落。

一、文化石的由來
文化石,其實不是單一石材名稱,廣義來說,它應該是一種展現石材質感的裝飾加工方式;關於起源眾說紛紜,因為它的樣貌和歐美莊園石牆、中式傳統合院磚牆有異曲同工之妙,很難認定最早從哪得到靈感,但可以確定的,是40、50年代才由為美國建材公司以水泥灌模生產販售,最早定名為Culture Stone ,是因為Cultured有培植再生之意,翻成中文,因而成了文化石,最早為百分之百水泥製材,之後陸續有天然石材、手工磚材可供選擇選擇。

二、文化石的種類
1、天然文化石
是自然石材礦脈中開採,經加工切割後的裝飾建材,目前最常用的,大致為板岩、砂岩、石英石等材質,優點是保有天然石材質地堅硬、耐磨抗壓、紋理豐富等特點;但缺點是材質較重易掉落成居家危安、價格依產地來源與加工成本計算,每坪成本至少5、6千起跳費用較高,不適合預算有限者大面裝飾。
2、人造文化石
是由水泥、陶粒、顏料、矽酸、及石膏等材料,經不同仿製原石表面紋路的模具,加工澆注而成,優點是色彩豐富可客製化訂做,質量較輕三分之一施工較簡便,雖然質感與天然石材加工的文化石有差異,但僅天然文化石二分之一的成本,讓它在住宅、商用建築上都有廣泛的使用。
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